近年来,北京昌平桃峰陵园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倡导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初步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探索采用骨灰存放、树葬、草坪葬、壁葬、卧碑葬、散撒、深埋等安葬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节地生态安葬中,壁葬、卧碑葬、散撒葬效果尤为明显。壁葬即是在挡土墙内嵌入上下或左右结构的墓穴,并在挡土墙外壁安装碑体的安葬形式。其巧妙的将挡土墙进行了充分利用,在不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实现了双穴立碑的墓葬需求。卧碑葬即是将原来安装护栏的地方,以0.3平米-0.4平米卧碑的形式替代,不但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而且节约了用地,美化了环境,一举多得。散撒葬即是利用花坛、树坛、公共绿化等土地,将骨灰直接散撒,让其与土壤完全融合,再在上面种花、植树、铺草坪,是一种不占用土地、不保留骨灰、不立碑的绿色、环保、生态、节地的新型安葬形式。
村镇群众不但免费选择撒散区,而且桃峰园还会邀请原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为选择撒散区的群众提供免费的国宾级安葬礼仪服务。此类安葬形式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证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
桃峰陵园为倡导节地生态安葬,节约土地资源,减轻村镇群众负担,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将继续积极推进生态葬的建设,规划大型景观壁葬及景观花坛生态葬,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当地群众选用。
桃峰陵园以清明节祭扫高峰为契机,依托桃峰陵园第七届清明文化节,积极践行殡葬改革,创新文化载体。开展“践行绿色生态殡葬”主题展;“惠民、便民、利民”服务月活动;“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为群众提供新的祭祀载体“祈愿卡”。并严格落实安葬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提供网上预约、服务热线、咨询窗口等便捷方式,注重环境绿化美化,引导文明低碳祭扫的同时,拓展全程引导、交通保障、悲伤抚慰等服务项目,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服务内涵,做到用心服务、便民高效。
桃峰陵园作为群众祭祀先人的场所之一,将继续唱响推进殡葬改革的主旋律,引导村镇群众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传递亲情,传承文化,倡扬文明,让低碳绿色祭祀及生态节地安葬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