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缅怀先辈、祭奠故人的传统节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大力推广非现场祭扫方式,代祭扫、云祭扫等新的远程祭扫方式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4月4日至6日清明节3天小长假,全市祭扫点共接待祭扫群众15万余人次,较往年同期下降近九成。

海撒

人们传统殡葬观念、祭扫风俗的转变,也得益于北京市近年来大力宣传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随着民政部门相关补贴激励机制的建立与管理办法的出台,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安葬方式也逐渐受人追捧,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时代文明的新风尚。

长青园自然葬 二期墓区投入使用

今年清明节祭扫期间,与其他陵园不同,作为本市骨灰海葬、自然葬定点服务单位,北京长青生命纪念园(简称长青园)没有像往年一样开展公祭活动,园区工作人员主动为园内的双桥无名烈士纪念碑、遗体捐献纪念碑、生态葬纪念碑等公益纪念设施开展祭扫、敬献花篮。同时,为自然葬、骨灰海撒等组织小型分散的追思活动,进一步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方法。

长青园工作人员开展代为祭扫

长青园负责人吴亚军介绍,2017年自然葬项目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殡葬改革试点项目后,长青园在自然葬改革方面推出综合试点项目。2019年,长青园自然葬年增长量首次超过1000份。

目前,长青园自然葬二期墓区也已投入使用。二期位于一期西侧,步入其中,眼前亭台楼榭、喷泉流水,景色雅致。据介绍,长青园自然葬二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2万余平方米,新建了多功能骨灰墙,增设水系、假山跌水景观,并设置追思亭、景观亭、景观桥、休憩花架等。

长青园二期

今年,长青园计划开展自然葬一期提升改造,优化设施、改进服务环境。自然葬一期总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米,预计可安葬骨灰1.5万份,是“有水有绿、可葬可祭”的生态景观区。改造项目包括安装木质门楼,对自然葬区进行闭环管理,提升自然葬区专属性。同时,对一期项目的平面地形升级改造,设置假山、摆放雕塑,建设水系,形成溪水潺潺、山水交融的景象。其中,还将建设木质平台和微型栈道,铺设草坪、移植草本花卉,便于家属缅怀纪念也增强回归本源的自然感。

选择骨灰海撒 10年增长近10倍

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大骨灰葬法改革力度,推出了海葬、自然葬、树葬、深埋等生态安葬方式,骨灰安葬方式正逐渐从以传统骨灰碑墓葬为主向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转变。

2019年,全年骨灰海葬共办理业务3130份,组织骨灰海葬活动73批次,播撒逝者骨灰3205份,比2018年增加8.4%。骨灰自然葬共办理945份,安葬骨灰1020份,比2018年增加26.9%。据介绍,本市骨灰海葬活动自1994年开始,截至2019年,25年来共有25068位逝者骨灰海葬,按安葬每位逝者骨灰0.5平方米土地计算,25年仅骨灰海葬就节约土地12534平方米。

自2009年本市推出公益惠民的免费骨灰海葬政策以来,共有1.8万余位京籍逝者及亲属享受相关政策。随着环保和绿色殡葬理念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骨灰回归自然的绿色方式。2009年,生前选择骨灰海葬的逝者有307位,而2019年则增至3205位,增加近10倍。

北京市骨灰自然葬自2017年开始,至今共安葬逝者3068位。除长青园外,2019年又新增北京市太子峪陵园作为骨灰自然葬的安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