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如果我是殡仪馆馆长》早在一年前就想写了,因为去年参与上级部门对地方政府殡葬业务考核,从北到南走访各地殡葬设施,其实深有所感。比照国外殡葬设施(包括殡仪馆、火化场、墓园、纳骨塔),国内殡葬设施真的很阴森、很简陋、很不贴心、更缺乏人文关怀服务,既让亡故的逝者不显尊严,也让活着送行的人备感难过和揪心。

长期以来,国内各地民意代表利用民粹,不但带头搅弄抗议兴建殡仪馆或火化场等殡葬设施,连原地扩建或整修也要反对,这些自以为是为地方、为民众维护权益的人们,其实大错特错,他们其实是让人无法“善终”和“好死”的罪魁祸首。殡仪馆和火化场是生与死最后交流的场所,一群一群陷入丧亲悲伤的家属,在这些空间内处理逝去亲人的遗体,与他们进行生命最后的“互动”、“沟通”、“交流”和“尽孝”(竖灵、拜饭、奠拜、作功德、诵经、办告别奠礼、人情往来等)。头脑清楚、有智慧、有水准的人们应该是要排除万难,想办法争取最多经费,兴建或改建高水准的殡葬送行空间才对,怎么还会带头反对、抗争?难道让“生死两不安”是这些人们想要的吗?这到底是在维护地方权益,还是在戕害民众治丧权益呢?

想想我们,再看看国外,欧美许多殡仪馆、墓园,是观光圣地,是各国观光客必造访之地。以德国来说,德国的大多数墓园坐落在城市腹地或周边地带,墓地的设计和植被的布局格外讲究,德国人将墓园称作是“宁静之地”,因为墓园给人特别宁静的感觉,一些附近的上班族经常利用午休时间,来这里散步、小憩,呼吸新鲜空气。德国人认为墓地是逝者安息的后花园,尊重逝者愿望、满足家人情感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德国还有10多家墓园里设有咖啡馆,提供人们怀念逝者,联络生者的地方,许多读书活动、教会活动也在这里举行,一些途经此地的行人,也会在此喝上一杯咖啡,享受宁静的氛围,思考生命真谛。

再看看日本,他们的私人殡仪馆可以设在住宅区,附近的居民不会到处拉白布条抗议,他们丧亲的家属会在殡仪馆内住宿、用餐、诵经、送行,他们的殡仪馆和火化场可以设计得美轮美奂,他们的亡者享有最高的死亡尊严,他们的殡葬业者可以用心好好协助送行,他们的丧亲家属也可以在干净、方便、舒适、有尊严的场域空间治丧,度过生命中最难熬、最难过的时间。

如果我们的居民和殡仪馆、火化场附近居民能理性思考殡葬设施的功能与价值,不再做无谓或不理性的抗议和反对,其实,我们的殡葬设施就能开始有不同的发展转机。以下是我(如果我是殡仪馆馆长)构思出的国内殡葬设施的未来发展转型蓝图:

一、请政府拨出更多的经费,大家同心同力争取最高预算,规划最有特色殡葬设施,把现有殡葬设施改建成超越高水准、美丽、温馨、具艺术感的建造物,翻转原来大众邻避、嫌恶的刻板印象,让殡葬设施也成为艺术建造物或观光客想要造访的景点。

二、结合殡仪馆、火化场附近的社区、大学建筑系、美术设计系、生死学系等单位,进行整体社区营造。目前附近居民之所以反对、抗争,不就是因为殡葬设施忌讳又会影响房价?殡葬设施艺术化后,社区再进行美化及人文氛围营造,成为特色社区,咖啡馆、茶馆、心灵活动、宗教用品、美术展览等相关人文行业都适合进驻,房价不但不会跌还可能看涨,居民就不会反对抗议了。

三、引导民众与其一窝蜂捐棺,不如将殡葬资源做有效分配,呼吁企业或爱心民众捐款,用作添购殡葬设施内各种舒服的桌椅、设备,殡葬设施内规划咖啡馆、宗教关怀室、悲伤关怀室等,让逝者与亡者能在治丧和奠礼期间,好好的、有尊严的送行与被送行。